10月1日,《廣西日報》刊發報道《邁入新起點 奮進新征程——廣西工業設計研究院更名為廣西工業設計集團》,文章指出,此次更名是工業設計集團立足新平臺,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市場化轉型的關鍵起點,是轉企發展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工業設計集團將堅持“穩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工作總要求,力爭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實現營收突破20億元。全文如下:
《廣西日報》報道截圖
經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批復同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2022年8月10日,廣西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廣西工業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設計集團),標志著該集團高質量發展邁入了新起點新征程。
作為一家與自治區同齡的老牌設計單位,六十四載櫛風沐雨,六十四載勵精圖治,六十四載滄桑巨變,工業設計集團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探索之路、奮進之路、跨越之路,從最初的單一煤礦技術服務單位發展成為全區工業設計領域的一面旗幟,工業設計集團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特別是轉企改制后,工業設計集團猶如換血重生,以嶄新的面貌、嶄新的姿態、嶄新的精神呈現于世人面前。
廣西工業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位于南寧市古城路2號職工住宅小區危舊房改造項目效果圖
篳路藍縷艱苦創業 薪火相傳砥礪前行
建國初期,廣西的工業基礎極為薄弱,除幾處小煤礦外,近代工業幾乎空白。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后,廣西迎來一批重大項目,而確保這些項目達到預期目標急需快速發展煤炭工業。在這樣的歷史大潮中,1958年12月,廣西工業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前身——廣西煤炭石油工業局煤礦設計院(以下簡稱廣西煤礦設計院)應運而生。六十多年來,工業設計集團雖歷經2次改制、8次更名,但一代代工程技術人員始終秉持老一輩設計人員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以獻身廣西工業事業為榮,將薪火相傳融入血脈,用“高”的追求、“穩”的定力和“闖”的干勁自覺為企業快速發展不懈奮斗。目前,工業設計集團下設建筑設計院、礦山設計院、安全評價中心、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技術中心等二十余個部門,下轄廣西博安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宏亞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廣西工業設計院勞動服務公司等3個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科研、設計、檢測、咨詢和監理等多個領域,是廣西一家擁有兩個甲級資質的設計機構。
成立64年來,工業設計集團立足設計主業,堅持為廣西的工業建筑礦山設計、礦山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事業提供高質量技術服務。目前工業設計集團已擁有工程設計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工程設計建材行業非金屬礦及原料制備工程甲級、工程咨詢單位乙級、工程設計煤炭行業礦井乙級、工程設計冶金行業冶金礦山工程乙級、工程設計市政行業給水工程乙級、工程設計市政行業排水工程乙級、工程設計市政行業道路工程乙級、工程設計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化工工程乙級、安全評價機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等資質,所承攬的多個項目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三等獎(國家級)”“煤炭行業(部級)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二等獎”“廣西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廣西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等80多項獎項。目前,工業設計集團已擁有建筑、結構、采礦、礦山通風與安全、應用化學、安全工程、城市規劃、熱能工程、暖通空調、工程勘察、土工試驗、工程經濟及技術經濟分析等各類專業人才 220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 52人,中級職稱人員 63人,各類國家注冊執業資格工程師73人,安全評價師 45 人。
圍繞主責擔當作為 聚焦主業深耕細作
2020年劃轉北投集團后,工業設計集團錨定“區內領先的建筑及礦山咨詢設計服務商”的新目標,重構建筑勘察設計、礦山咨詢服務、工業廠房設計業務板塊新格局,深入挖掘建筑設計專業優勢,充分發揮礦山設計專業實力,持續提升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專業水平,努力打造區內一流的全產業鏈設計企業。
工業園區規劃設計是工業設計集團的傳統優勢業務。作為全區第一批取得建筑設計甲級設計資質單位,工業設計集團設計并完成大批優秀工業建筑項目,在全區工業建筑設計領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在東蘭縣長壽生態食品加工園——二期北區標準化廠房項目上提出的“工業+文旅”的設計理念,既利于企業轉型升級,又帶動了該縣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獲得業內廣泛認可。在恭城蓮花特色小鎮月柿科創園二期、粵桂北部灣仿制藥產業園(一期)GMP仿制藥生產基地項目總承包(EPC)等項目中,工業設計集團運用新設計理念積極推動產城結合,對當地工業發展、工業振興都起到較大的引導性作用。
礦山設計是工業設計集團另一傳統優勢業務。工業設計集團設計的“廣西合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三礦(石村二號井)機械化改造開采設計(90萬t/a)”“賀州平桂文化體育中心項目(一期/三期工程-地下煤礦采空區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廣西藤縣大黎礦區古蘭、新興旺、力發鉛鋅礦(擴建)初步設計和安全設施設計(12萬t/a)”“廣西羅城礦務局插花礦+40m水平以上礦井水封堵工程”等項目長期代表著廣西礦山設計領域的最高水平。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工業設計集團在礦山設計上注重節能降耗、環境保護、三廢治理、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以技術進步帶動循環礦山經濟發展,支持廣西各地的鄉村振興。在合山市東礦井下采煤體驗區的修建項目中,通過地面的綠化和植被恢復,消除地質災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有效地抑制有害廢水對周邊水土的污染,使水、土的質量根本好轉,同時通過削填方、綠化、道路工程,將煤矸石堆改造為居民休閑場所,治理后的井下采煤體驗區公園成為當地民眾休閑的好去處,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工業設計集團于2021年取得了全區唯一的工程設計建材行業非金屬礦及原料制備工程甲級資質,目前礦山設計業務增長迅速,正積極向礦山施工總承包和礦山施工監理等方向拓展。
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是工業設計集團發展最為迅速的業務。轉企改制前,工業設計集團作為原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的直屬事業單位,在安全評價、職業衛生評價、安全生產培訓和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等方面長期服務于廣西安全生產各個領域。以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為例,工業設計集團從2019年開始接觸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2020年便成為廣西開展全國普查試點工作的三家機構之一。在2021年普查工作全面開展之年,充分發揮前兩年普查工作實踐與技術積累,綜合應用航測遙感、無人機等新方法、新技術提高調查精度和效率。2021年12月,工業設計集團作為廣西典型經驗做法集體之一獲國務院普查辦通報表揚,所總結的普查經驗作法在全國宣傳與推廣。
勇立潮頭敢為人先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
工業設計集團自誕生之日起,始終堅持踐行首創精神,堅持科技興企戰略,以創新為驅動,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安全管家”是工業設計集團在廣西率先推出的安全技術服務品牌,包含雙重預防機制、礦山及工貿行業智能化和智慧化、公共環境安全評價、應急預案和安全培訓等安全技術服務。它是工業設計集團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針對安全生產監管和和生產經營中存在的“痛點堵點”,為各級政府、企業量身打造的系列安全服務業務。2022年7月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達2022年廣西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工業設計集團對表“安全管家”技術服務業務,承攬了《露天礦山安全生產數字化技術規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演練評估規范》等標準項目的起草任務。
“十四五”以來,工業設計集團以數字化轉型為紐帶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專門成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所,致力于整合工業園區設計和礦山安全生產專家資源,在安全生產領域加速創新成果轉化。2022年5月與湖南大學合作,開展“露天非煤礦山安全作業風險在線預警關鍵技術與系統研究”,該項目已申報廣西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此基礎上,自主開發了“智慧礦山”管理系統及移動端APP,利用5G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即能幫助企業通過科技的手段在源頭上及時扼制風險,又能幫助政府監管部門對各類礦山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監管。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作為一家以技術立身的企業,工業設計集團堅持以開放心態,引進先進技術,追求合作共贏,共謀未來發展。在國家有關部委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大背景下,工業設計集團聯合國網上海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用能與節能技術中心、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以及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申報了2021年度廣西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技(創新研發)項目——高速公路服務區高品質用能和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促進交通運輸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提升工程質量及服務水平。為建立健全工程服務體系,2022年8月工業設計集團與江西省地質局物化探大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工業設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謝登禹指出:“此次更名是工業設計集團立足新平臺,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市場化轉型的關鍵起點,是轉企發展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工業設計集團將堅持“穩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工作總要求,力爭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實現營收突破20億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工業設計集團將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完善建筑工程、礦山工程全產業鏈,發揮安全技術服務品牌優勢,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彰顯國企擔當,為打造“區內一流建筑工程、礦山工程和應急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品牌企業”踔厲奮進。